如何推進全域旅游?縣委書記王彩蓮在省全域旅游專題研討班上這樣說
4月27日上午,由省委組織部、省旅游局聯合舉辦的“推進全域旅游發展專題研討班”在省委黨校舉行,文成縣委書記王彩蓮受邀參加“縣委書記談全域旅游”專題論壇并做《全域旅游的文成探索與實踐》主題發言。
文成,作為一個山區生態縣,如何順勢、借勢,依托旅游走出差異化發展路子,王彩蓮書記是這樣說的:
一、全域旅游是文成后發崛起的必然選擇
文成發展面臨的制約:是山區縣,人均耕地面積少,只有0.4畝/人,是全省除了海島縣外最低的縣;是庫區縣,承擔著溫州700萬人民“大水缸”的重任,全縣95%以上的縣域面積屬于集雨區范圍。
文成的優勢: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境內山清水秀、生態絕佳,森林覆蓋率達71.7%,飛云江水質排名全省八大水系之首,是浙南重要生態屏障。
發展全域旅游后,帶動群眾既賣“風景”,又賣“產品”。近五年,文成的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排在溫州市前列。
逐漸完善的交通網也將助力全域旅游發展。目前,3條高速已經開工2條,國省道也已經開工2條,還要建設7條美麗公路,235公里綠道。
二、文成全域旅游的目標定位
全景文成 全域旅游 全時旺季
空間布局:“一心兩軸六組團”。
總體目標:集山水休閑、文化體驗、養生度假、戶外運動等功能于一體的具有國際水準、地域特色的浙江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名城。
經濟目標:到2020年實現游客年接待量達到1000萬人次,完成旅游固定資產投資100億以上;全縣旅游總收入超過60億元,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達到50%以上。
品牌目標: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浙皖閩贛國家東部生態文明旅游區先行啟動區;創建國家5A級;創建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2-3個特色旅游小鎮;創建A級鄉村旅游點20個;新增星級酒店5家,10家以上精品主題酒店,精品民宿床位3000張。
社會目標:增強吸引力;提高親和力;增加和諧力
三、如何推進文成全域旅游發展
推進“三大改革”
管理體制改革:2012年成立旅游發展委員會,由縣委書記擔任主任、縣長作為第一副主任;2013年成立旅游功能區,并率先升格成為副縣級單位;今年推進旅游綜合執法體制改革,按照雙重領導的模式,組建旅游警察、巡回法庭和工商分局。
全域規劃改革:交通圍繞旅游建、功能圍繞旅游造、產業圍繞旅游做。
旅游資源市場化改革:組建縣旅游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設立10億元的旅游產業發展基金;實施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三權分離”,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投入旅游市場。
突出“三大重點”
集中打造精品景區:整合百丈漈、安福寺、劉伯溫故里三個核心景區為“劉伯溫故里”景區,啟動國家5A級景區創建,今年1月份已經通過國家5A級旅游景區景觀質量專家評審,獲得5A創建的“入場券”。對全縣8家3A級及4A級以上景區進行改造提升,形成“多點開花,眾星拱月”的品質旅游景區集群。
推動重大涉旅平臺與項目落地:謀劃了重點涉旅項目15個,總投資達217億,打造集休閑度假、養生康體、文化創意等為一體的生態時尚經濟圈。
推進全域旅游化環境再造:縣城方面,啟動五大亮點區塊、7個城中村改造,重要節點旅游業態植入。城鎮方面,按照“179”布局,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鄉村方面,重點打造了50個美麗鄉村精品村。
拓寬“三大領域”
以業態融合豐富旅游產品供給。包括以禪修文化為特色的養生養心產業;以環湖自行車綠道、航空飛行營地、浙南滑雪中心為重點的體育產業;以央視微電影基地為龍頭的文化創意產業;以主題農莊為龍頭的現代休閑農業產業;以美麗鄉村為依托的鄉村民宿產業;以僑商和農村電商為重點的電商產業等。
以區域合作拓展空間。把區域合作作為旅游營銷的重要途徑,積極推動雁蕩山、楠溪江、飛云湖的“雁楠飛”旅游一體化發展,加快浙皖閩贛國家東部生態文明旅游區的合作步伐,加強中外旅行社合作交流,在旅游國際化發展方面啟動探索。
以節慶營銷提升美譽度。把“詩里夢里劉基故里•山城水城天然文成”作為品牌形象,按照“一月一主題、一月一節慶”的思路,積極做好借節造勢、以節促旅文章。
(文成旅游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