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讀|文成縣委書記王彩蓮:“劉基文化”的現代思考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文化自信必須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拋棄傳統、丟掉根本,就等于割斷了自己的精神命脈。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燦爛文化,具有多元文化價值的“劉基文化”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并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就要進一步挖掘、弘揚“劉基文化”。
2017年12月,第三屆“劉基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文成縣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研究“劉基文化”的近百位權威專家、學者,開展了為期兩天的學術研討交流,重溫先賢劉伯溫“道通天地、德貫古今”的帝師風采。
近年來,文成始終堅持把“劉基文化”作為縣域主題文化,在傳承、保護和發展“劉基文化”上,重點做了以下四方面工作:以文化經典為依托,致力研發推廣;以習俗節慶為紐帶,弘揚優秀傳統;以化育知行為關鍵,鞏固傳承基地;以媒介傳播為平臺,提振文化自信,為文成提速“兩山”轉化、打造“三美”文成提供強大動力。
今天,我們關注“劉基文化”,首先要關注劉基是怎樣的標桿。他是一個智者,更是一個廉者,他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好好學習的優秀品質。一是清廉,“酣酒嗜音,有一于此,未或不亡,為國有民者,可不慎哉”,他生前兩袖清風,死后一抔黃土,始終做到生活儉樸,淡泊名利。二是律己,“去讒斥佞,遠吏近民”“待人以寬,律己以勤”“立事惟公,無沽我名”“持心如衡,以理為平”,以儒者自居的劉基處處堅持嚴于律己的原則。三是正氣,“弱不可凌,愚不可欺,剛不可畏,媚不可隨!弊肿终龤鈩C然,句句擲地有聲,體現他的錚錚鐵骨。四是勤政,劉基不僅自己“勤于政務”,而且極力宣傳那些“盡心為公”的官員,如他稱贊“盡心為公,務在惠民”的洛陽令王渙,希望他給其他官員樹立榜樣。五是諫諍,“劉基論相”,不計個人恩怨,也不規避自己的性格缺陷,顧全大局,敢于直言,表達對各位相位人選優劣得失的看法,樹立了一個立事惟公、正直無私而敢于諫諍的典范。六是公正執法,他不畏權貴,剛正不阿,秉公執法,奏斬李彬,維護法律尊嚴。
今天,我們關注“劉基文化”,更要關注廉者劉基背后的價值追求。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之鈣”使得他能在當時污濁的官場中潔身自愛,還敢于同惡勢力抗爭?關于人為什么要活著,怎樣活著才有意義,一個人如何看待生死,如何堅持正確的生死觀、名利觀、人生觀,贏得生前身后名,劉基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劉基臨終時,撕毀兒子送來的豪華墳墓設計圖,并囑咐他們只能修土墳,不建石墓,因為“墓”字的意思是一人躺在土上,承受陽光雨露,從而長出萋萋青草。人不能靠造墳墓立牌坊永垂不朽,心中沒有人民者,必將為人民所拋棄。而心中裝滿百姓者,人民心中自將為他樹立起一座豐碑。劉基始終踐行“以天下蒼生憂戚為憂喜”,提出“為邦貴知本”的觀點,“治民奚先,字之以慈”“人有恒言,視民如子”,親民愛民,溢于言表!耙悦駷楸尽钡乃枷氲於恕皠⒒幕钡膱詫嵒A。言廉為虛,身廉為標,心廉為本。政治上的堅強,取決于信念上的堅定;作風上的清廉,來源于思想上的清醒。知行合一,劉基是典范。
700年來,劉基作為“三不朽”的傳奇人物一直受后世傳誦。劉基既是杰出的開國功臣,又是難得的治國良臣,更是浙南乃至中國東南地域廉政文化教育的一面旗幟!皠⒒幕痹诂F代社會中依舊如金石般耀眼,需要我們不斷傳承積淀、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