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浙江文成全面實施“山水樂園”發展戰略
受限于交通閉塞、水源保護等因素,地處浙江西南山區的文成縣多年來“一產受限、二產受制”,如何才能實現跨越發展?
“最大的優勢在生態,最根本的出路在旅游”,從1998年提出全面實施“山水樂園”發展戰略以來,文成縣一直把旅游產業作為主導產業發展。然而,一直以來,基礎設施配套不足、產業層級不高等短板,制約著文成旅游業的發展。
2017年5月,文成縣印發《全域旅游化環境再造工程行動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投融資20億元,為旅游業發展補齊短板、優化環境,把全縣域打造成一個“大花園”。計劃到2020年,全縣實現游客年接待量1000萬人次,完成旅游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全縣旅游總收入超過60億元,旅游收入占GDP比重達到50%以上。
水通路通山村亮
前兩天,在文成縣西坑鎮讓川村的千年古樟樹旁,風味獨特的“畬家長桌宴”熱鬧開席,喧鬧聲此起彼伏。悅慢民宿總經理黃琳琴感到越來越踏實:入春以來,她的5個民宿小院、98個床位天天爆滿,有的游客一住就是好幾天。
而前年這個時候,黃琳琴還經常犯愁:村里變電器功率太低,空調一開就跳閘;山村沒通自來水,山泉水又供不上……基礎設施短板引來了游客的差評,限制了民宿的發展。
不到一年的時間,黃琳琴的煩惱解決了。為徹底改變旅游發展環境,文成縣近兩年加大對交通、水、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加快推進龍麗溫高速瑞文段的建設,開通青田、瑞安、南州南火車站接駁旅游巴士,完善通景公路、交通綠道等內部交通網絡的建設,完善連接內部景區的交通脈絡。
按照美麗鄉村的建設要求,國網文成縣供電公司持續優化電網布局,在城區、農村實施架空線路絕緣化和入地改造,提升電網可靠性的同時,美化村容村貌。電力部門兩年來投資2.39億元打造城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增強了電網故障應急處理能力、提高了供電可靠性和供電能力,有效解決了線路和配變超載過載問題,消除了低電壓現象,用戶家里的電壓更穩了,電燈更亮堂了。
同時,文成縣加大力度實施環境改造工程,僅讓川一個村就投入了2000多萬元,不僅解決了水電設施問題,整個村的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漫步讓川,處處是景,黃琳琴的民宿客房開始供不應求,每月來住店的游客多達上千名。
沿河沿路都成景
飛云江畔的峃口鎮新聯村自2003年被劃入趙山渡水庫一級水源保護地之后,發展就陷入了停滯狀態!安荒芊N、不能養,村民能出去的都出去了,只剩老人孩子在村里! 村黨支部書記張仁建說,沒有產業,村莊就失去了活力,環境衛生更是無人在意。
在江邊一塊4.7萬平方米的廢棄地上建設濱水公園,卻讓村莊意外獲得了新生。如今,江岸上是成片高低錯落的綠化帶,游步道蜿蜒穿行,親水平臺、游廊亭臺點綴其間,連廣場邊的公共廁所都做了外墻景觀。
村民們發現,環境改造一新后,新聯村竟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景點,隔三差五就有人開車前來游玩,最多的一天,游客竟然超過4000人。
如今,這樣的環境再造,已在文成全域鋪開。沿著飛云江和縣城主要交通干道,將建成一條“水軸”,一條“陸軸”,分別是“云江秀水十里畫廊”休閑軸和“青山翠谷養生度假”生態軸;以現有的景點為核心向外發散,全縣還將形成伯溫文化體驗、佛教文化旅游、山水觀光度假、森林養生度假、濱水休閑娛樂、僑鄉慢城休閑等6個組團。今后,游客到文成,不管沿河、沿路還是沿景,都將看到串點成線、連線成帶的景觀,村村可游玩,處處是風景。
《 人民日報 》( 2018年04月27日 1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