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12/28 上午9:27:28 星期五
    新聞熱線:0577-67898890 廣告熱線:67810777 | 關于我們 | 舊版
    您當前的位置 : 文成新聞網  ->  新聞  ->  溫州新聞  -> 正文溫州新聞

    從溫州樣板到系統集成 溫州小微園要做全國示范

    發布時間:2019年04月16日 來源:溫州日報

      龍灣空港新區海創園。市經信局提供

      全省小微企業園建設現場會,與會代表參觀平陽萬洋小微園。陳翔劉偉攝

      溫州網訊我市更高層的小微企業園建設正拉開帷幕。近日,溫州出臺了《關于推進“百園萬企”小微企業園示范引領工程的實施意見》,將于5月1日正式施行,該意見按照“主導化集聚、標準化產出、綜合化配套、智慧化管理、物業化運營”的要求,實現企業集聚、產業集群、要素集約、技術集成、服務集中,為小微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良好生態和重要載體,使溫州成為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全國示范。這意味著我市小微企業園建設管理全面升級,進入一個全新發展時期。

      2010年以來,我市通過推進小微企業園建設,為小微企業轉型升級提供良好的生產環境和重要平臺,以此推進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形成全省領先的小微企業園區建設的“溫州樣板”和“溫州經驗”。

      拓寬內涵

       打造創業創新“土壤”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一邊是產業低散亂亟待轉型升級,一邊發展空間受限明顯,制約傳統制造業的發展瓶頸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溫州率全省之先啟動小微企業園建設,旨在通過加快產業集聚,完善產業鏈條,強化公建配套,構建服務體系,助力企業騰飛。這些小微企業園并不是簡單的“工廠集聚”,而是公建配套、共性服務的“系統集成”,成為小微企業改造提升、規范發展的創業樂園,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天堂。

      政府在政策供給上做“加法”。市小微辦牽頭組織相關職能部門,優化小微園建設項目的審批機制,進一步簡化工作流程;落實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為小微企業減負。同時,經信部門聯合多家銀行推出小微園按揭貸款以及園內企業信用貸款。

      政策紅利不斷轉化發展動力,截至目前,溫州全市已規劃新建小微園143個,總開工面積2.5萬畝,已建成86個,竣工面積1984萬平方米,入園企業約3300家,已入駐(培育)規上企業283家,累計產值達738億元。

      亮點紛呈

       政企聯動升級建設模式

      隨處可見一幢幢標準廠房排列有序、美觀大方;物業“管家”專業打理;智慧系統全新上線,園區管理高效規范……

      在溫州,經過幾年的開發探索,各地的小微企業園在建設模式上各具特色,亮點紛呈,形成了“政府主導、產權開發、企業聯建、龍頭開發”等多種開發模式,涌現出一大批新型工業園區,成為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平臺。

      洞頭電子電器產業園錯位發展,呈現出“小而美”“小而精”的特點。采用“總部+基地”模式吸引了一批電子、電器、機械加工等領域企業入駐,使整個園區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平陽萬洋科技創業園則為企業廠房按揭、流動資金貸款、中心企業債券發行和新三板上市提供“一站式”服務。

      永興南園小微園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通過園區視頻監控系統、園區一卡通、園區光纖接入、WiFi全覆蓋、能耗監測等,實現園區智慧化管理……

      在創新建設管理模式上,溫州積極引入民間資本,鼓勵采取PPP、BOT、工業地產開發、企業眾籌聯建等多種模式推進小微園建設,目前已經累計吸引社會資本共500億元。

      集優汰劣

       嚴把產業鏈條關

      為確保更多的小微企業能住得起,特別是確保優質小微企業入駐園區成為關鍵,溫州出臺了小微園限房價、限轉讓、限自持和限面積“四限”,和搖號分配和封地價競貢獻的“四限一搖一競”機制。同時,建立以“科技高度、投資強度、稅收貢獻度、兩化融合度、員工文化程度”的五個尺度入園評價制度,成效凸顯,短短幾年,不少入駐企業順利撕掉“低散亂”標簽,實現快速成長。如瑞安市江南科技孵化小微企業園通過這“五度”考核后,園區內集聚了59家高成長型、科技型企業,畝均稅收比全省規上工業平均稅收高出30%。

      同時,為確保小微企業園質效管理,溫州推出“五集五度”和“畝均論英雄”的評價機制,引導企業上云、上規、上機器、上智能的獎勵補助機制,確保小微園“小而不散”“小而不低”“小而不亂”。

      創新政策

       “百園萬企”鋪開高質量發展畫卷

      隨著溫州創建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的深入實施,更高層次的小微企業園發展藍圖正在繪就。近日,溫州又出臺了《關于推進“百園萬企”小微企業園示范引領工程的實施意見》,通過加強用地保障、創新建設模式、完善激勵措施、完善配套化設施、推進專業化管理、推進數字化建設等二十一項舉措,力爭通過3年努力,全市新規劃建設小微園100個,占地8000畝,引導1萬家小微企業入園集聚發展;入園企業畝均稅收達20萬元以上,新增“專精特新”培育企業1000家,小升規企業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園區管理實現三個全覆蓋:全市100畝以上小微企業園專業化運營、非公黨建、智慧化管理全覆蓋,爭創四星級小微企業園區5個以上,五星級小微企業園1-2個。

      鼓勵建設模式創新。因地制宜,鼓勵各地積極探索“政府主導、企業代建”“片區企業組團開發”“村集體聯合開發”等模式建設小微企業園。開發完成后,項目產權允許按層或按幢作為最小單元分割辦理到實施主體名下。

      完善配套化設施。新建小微企業園都要集中配套建設職工宿舍、食堂、文娛等生活服務設施,引進研發設計、倉儲物流、檢驗檢測、財務代理、人才培訓、融資擔保、知識產權等生產性服務機構,原則上非生產性用房建筑面積占總建筑面積的10%-25%。

      提升園區運營管理。推行小微企業園區專業化運營管理,全市100畝以上的小微企業園均應建立或引入物業管理等專業化運營機構,建立規范化管理運行機制,實現專業化運營管理全覆蓋。支持在市外開發建設小微企業園企業回溫設立運營管理總部。加快推進園區光纖、4G、窄帶物聯網等智慧園區基礎網絡建設,打造集物流人流、消防安防、環保節能、企業綜合評價、供應鏈金融等功能為一體的智慧管理服務平臺;支持物聯網在線采集,實現園區及企業大數據共享。

      強化企業入園管理。實施企業入園合同管理,優先引導科技型、成長型、特色型、環保型等小微企業入園,明確入園達產要求,實行履約管理。對入園企業和小微企業園區全面開展畝均論英雄績效評價,評價結果與扶持政策掛鉤。定期組織入園企業大清查,清退不合規入園企業,處罰違規運營單位和入園企業,杜絕“四無”企業入園。

      同時,完善開發單位招優激勵措施,提升園區畝均產出效益。對小微企業園開發建設項目實施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減免、土地增值稅按現有規定從低預征、按第一檔享受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建成運營3年內),切實降低企業生產經營成本。

      溫州市經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百園萬企”小微企業園示范引領工程的實施,小微企業園必將成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搖籃”,成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和“兩個先行區”建設的生動實踐。

    N 編輯:張梭梭責任編輯:張梭梭
    點擊排行

    關于我們 | 廣告合作 | 聯系我們 全站導航

    • 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