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溪鎮:以“美麗河湖+”為共同富裕護航添色
文成新聞網訊(通訊員 王苗苗) 飛云江畔,群山連綿,草木掩翠,別是乾坤。走近珊溪水庫,江水澄澈,微波蕩漾,徐徐清風吹來,將“大水缸”里的悠悠往事娓娓道來……從源頭到龍頭,節水治水,綻放生態文明之花;從農村到城區,水文化護航共同富裕之路。近年來,珊溪鎮融合“美麗河湖+善水文化+鄉村振興+水旅融合”理念,實現生態美、生產興、生活富“三生融合”的循環發展模式,努力推動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為奮力打造共同富裕山區樣板貢獻水文化力量。
精準治水,譜寫“水經注”
近日,珊溪鎮的“民間河長”王秋紅,又組織云江姐妹志愿服務團,來到飛云江兩岸河道巡查。自從當上“民間河長”,周巡三趟,對她來說成了家常便飯,彎腰拾垃圾,日行上萬步,她也無怨無悔。

為全面做好河道“管、治、!惫ぷ,珊溪鎮持續落實“兩級河長制”責任體系,41名河長巡河率達100%。同時,珊溪鎮充分發揮社會管理力量,推廣完善“行政河長+民間河長”互補網格,廣泛動員“護河志愿者”,調動全民開展河湖管護的積極性與參與度。
“我們都很樂意在河邊散散步撿撿垃圾,舉手之勞而已,水好了,我們珊溪的風景就好了”云江姐妹志愿者王冬青說道。
近年來,珊溪鎮高度重視,將飛云江流域生態保護與綜合治理擺在了壓倒性位置,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開展飛云江全域生態保護和開發工作,積極向上爭取資金,如建設飛云江治理坦歧段工程,在飛云江兩側建起云江游步道等。
高水平鞏固“五水共治”成果,推動“美麗河湖”向“幸福河”邁進。2020年,果香湖韻美鄉村振興示范帶獲評省級美麗鄉村風景線,成為珊溪鎮“金名片”,不斷釋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經濟效益,2022年,珊溪鎮獲評溫州市水美鄉鎮稱號。
未來,珊溪鎮將持續從水景觀、水文化、水內涵上進行全面提升,持續推進水域安全達標、河道干凈整潔、巡查管護到位、人水和諧宜居,在飛云江二期改造提升工程的基礎上整治優化環江綠道,開創飛云江流域保護管理新局面,把“美麗河湖”打造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綠色發展,培育“水產品”
好山好水孕育優質生態產品,依托水資源獨有優勢,珊溪鎮一直努力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珊溪鎮是文成縣最大的楊梅種植鄉鎮,經過多年來不斷的探索努力,楊梅產業已成為全鎮農業經濟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更是果農的重要生活保障。

近年來,按照“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要求,珊溪鎮打造“楊梅紅”黨建聯盟,創新推出“聯盟十法”,推行“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為梅農提供“1+1”優質服務,建成年產值7000多萬元的珊溪生態楊梅綠色發展園和楊梅出口示范化基地,鎮村聯動打造推廣“梅姍姍”楊梅品牌,開設珊水果香·鄉村振興體驗店,多次組織開展“楊梅節”、農博會、農展會等活動,創新直播帶貨、無人機運輸等銷售方式,不斷打響楊梅產業IP,楊梅售價達50元/斤,帶動1200多戶農戶年增收420萬元以上,農民人均收入從2016年的1萬元增長到現在的2.1萬元,足足翻了一番,“小楊梅”成功轉化為“大田園”“大經濟”。

“珊溪水庫周邊有楊梅幾千畝,年產值幾千萬元,銷往溫州、杭州、福建等地,甚至在海外都有一定的名氣”“楊梅紅”黨建聯盟工作人員章碎新說道“去年,我們還創成了省級農業強鎮”。
說起珊溪鎮的美味,遠近聞名的除了楊梅之外,那便是包頭魚了。

依托珊溪水庫“湖灣眾多”“周邊生態卓越”“水域普遍較深且水溫較低”等突出特點,2019年,珊溪水庫全水域3533公頃600噸包頭魚一次性順利通過國家有機產品認證,2020年順利通過復評,成為了溫州地區最大的“有機魚”生產基地,孕育出了獨有的“深冷水”野生放養包頭魚——珊溪水庫包頭魚。截至目前,珊溪鎮共舉辦包頭魚文化節2次。與此同時,水保公司將部分漁業收益用于扶持庫周村建設,實現了村集體經濟的增收。
未來,珊溪鎮將不斷踐行“兩山”理念,培育楊梅深加工企業,提升珍谷酒業項目,開發楊梅干、楊梅汁、楊梅醋飲等多系列產品,健全楊梅產業鏈。并加快推進百香果、藍莓等特色農產品產業綠色發展,推廣傳播“峃”牌珊溪水庫有機魚、積極創建和打造珊溪特色產業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影響力。
水旅融合,釋放“水經濟”
飛云江畔,劉英紀念館和紅色坦歧隔江相望,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兩岸的街道變成了皓光閃耀的銀河。
珊溪水庫哺育了一方溫州人,她告訴我們,水是文明之源,更是文化之源。

近年來,珊溪鎮致力于探索水旅產業融合,打造珊溪水庫網紅打卡點,深挖“瑞泰邊第一個黨小組”、“閩浙邊臨時省委會址”、浙南星火燎原地等資源,創建提升“紅色坦歧·星火1935”、劉英紀念館、街頭村孝文化館等特色文化旅游陣地,做足文化旅游文章,努力闖出水旅融合助力共同富裕的新路子。

“我們坦歧村原來就是一個普通到再普通不過的村子,因為地處珊溪水庫邊上,發展一直受到限制,后來,我們舉全村之力挖特色、謀發展,沒想到竟然成功創成了旅游基地,還獲評了省3A級景區村”坦歧村黨總支書記蔡友悅說道。
目前,珊溪鎮共推出參觀一次紀念館、品嘗一次包頭魚、聽一堂黨課等“十個一”活動,引進特色手工作坊、非遺文化體驗店、逐季·翁山精品民宿,開建總投資15億元的珊湖島養生度假中心、總投資1.8億元的云瀾觀邸,高標準打造水旅融合示范區,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灘頭美食一條街,音樂噴泉落地亮相,五年來,輻射帶動坦歧村等周邊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翻了5翻。
截至目前,珊溪鎮成功創成省級文化強鎮,省3A級旅游景區鎮。劉英紀念館、紅色坦歧等基地先后榮獲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市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等榮譽稱號,不斷打響水旅融合招牌。
未來,珊溪鎮將不斷搶抓高速通車機遇,謀劃坦歧二期工程,打造研學基地、紅軍旅社等子項目,健全水旅業態植入,真正讓農村成為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