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工程看現場|公共體育場所設施日臻完善 老百姓在家門口樂享運動
文成新聞網訊(記者 潘聰聰 季志遠)體育讓生活更美好,運動讓生命更精彩。一直以來,文成以廣大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導向,不斷整合社會資源,加強政府引導,讓更多的山區老百姓享受體育帶來的福利。
橋下空間“變身”休閑運動區
近日,記者在大峃鎮樟臺社區環城南路橋下看到,橋下場外兩側已改為平整的水泥地面,場內全部統一使用塑膠場地,整齊的鋼圍網將門球場和籃球場包圍其中。

門球場內,老人們正在切磋技藝。老人們說,這橋下空間能夠遮陽擋雨,空氣流通,設施設備齊全,他們每天五點多就會來這里打球,打上兩三個小時,身體感覺一天下來都很舒暢。
門球協會秘書長徐開局說:“老年人尤其是門球愛好者可以在這個地方訓練、比賽,實實在在豐富了他們的業余生活!

老人們點贊的這運動場正是我縣對橋下空間進行創新利用的最新成果。今年以來,我縣投入80多萬元對縣城部分橋下空間進行全方位、綜合性的改造提升,將橋下空間利用與城市功能區配套充分融合,按照不同的功能要求規劃布局了運動休閑、民生服務等區域。目前,已完成環城南路橋下1個標準門球場、1個籃球半場、1個地擲球場等場地建設,能夠一次容納40名以上的居民運動鍛煉。
除了橋下空間的利用外,我縣還將運動健身場所“搬”進村居、文化禮堂等地,讓百姓在家門口享受健身運動。
運動健身場所“搬”進村居
在大峃鎮龍溪村百姓健身房,一排整齊的健身設備映入眼簾。該健身房占地100平方米,共花費10萬元,跑步機、橢圓機、室內單車等健身器材應有盡有,惠及周邊居民1000人,是真正的市民家門口的多功能運動場地。

“我經常過來,這里健身器材特別多,F在這設施不管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都可以玩!睂τ诩议T口有了健身房,市民陳女士十分高興。
據文化禮堂總干事趙東員介紹,該健身房于今年6月建設完工,那段時間正值暑假,一到晚上就有許多大學生和村民過來健身,乒乓球、跑步還有舉重鍛煉項目都特別受歡迎,很是熱鬧。
據了解,為進一步豐富群眾體育生活,我縣推動全縣群體運動廣泛開展,加快我縣體育現代化縣建設。今年以來,全縣新增六家百姓健身房,一個村級全民健身廣場,兩個社區多功能運動場,七個籃球場,兩條登山步道,真正為老百姓打造“15分鐘健身圈”,讓群眾的獲得感更加充實、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15分鐘健身圈讓全民健身生活化
“今年我們民生實事工程總共有18個項目,目前已完成了17個,總體進度已經達到90%!笨h體育事業發展中心群體科負責人包進仕表示,下一步他們會積極謀劃明年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目標,為全縣人民體育健身提供更多的體育場地設施,努力打造15分鐘體育健身圈。

近年來,文成縣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以增強人民身體素質、滿足群眾健身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全民健身工程連續多年被列為縣委、縣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之一。
截至2021年,全縣已建有全民健身路徑446個、籃球場227個、乒乓球場252個、小運動場43個、登山步道18條、健身房36個、羽毛球場24個、足球場15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2.6平方米,年增幅達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