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伯溫文化 賦能山水僑城”座談會舉行
推進伯溫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成新聞網訊(記者 趙鵬鵬 夏曉強 陳經友 魏為強)7月21日,“傳承伯溫文化賦能山水僑城”座談會在浙江大學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研究伯溫文化的專家學者、文旅產業代表共聚一堂,深入探討伯溫文化的當代價值、時代內涵,推進伯溫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打造“伯溫文化發祥地”,建設更具文成標識度的“山水僑城”貢獻強大的智慧力量。


省社科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郭華巍,浙江大學副校長周江洪,浙江大學文學院院長馮國棟,省社科聯黨組成員、秘書長陳名義,市社科聯黨組書記、主席潘曉勇,縣委書記羅招政等出席會議,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項繆主持會議。
會議展示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劉基文化系列研究與數據庫建設》階段性成果,并舉行了伯溫文化新時代價值研究項目簽約儀式。北京大學教授廖可斌等8位專家、學者、文成鄉賢圍繞伯溫文化,從文史、文創、文旅等多個方面展開深入探討與分享。
郭華巍表示,劉伯溫是中國古代歷史名臣,是浙江文化星河中的一顆璀璨明星。近年來,省市縣社科聯聯動開展伯溫文化研究宣傳,通過發揮協同優勢,匯聚專家智慧力量,增強伯溫文化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品牌輻射力。下一步,要緊扣時代要求,強化系統研究,推進文化賦能,注重價值轉化,通過不斷挖掘和研究,傳承和創新,讓伯溫文化活起來、傳下去、走得遠。省社科聯將一如既往地支持文成開展好伯溫文化研究,提供伯溫文化重大課題研究支持,推出一批伯溫文化研究精品成果,擦亮伯溫文化品牌標識,更好賦能文成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周江洪代表浙江大學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他說,伯溫文化研究是明史研究的重要內容,是溫州學研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自2022年浙江大學與文成縣合作以來,每年堅持聯合舉辦伯溫文化相關會議和活動,持續推出伯溫文化課程和書籍,希望可以通過此次會議,持續搭建好海內外伯溫文化研究與地方文化建設溝通協作的平臺,使伯溫文化傳承與發揚向著更深入、更廣闊、更創新的方向發展。
潘曉勇表示,劉伯溫是文成最具標識度的歷史文化名人,也是溫州歷史文化名人的杰出代表。要把握正確方向,推進伯溫文化行穩致遠,深化理論研究,提高伯溫文化時代價值,加強普及交流,推動伯溫文化創新傳承,強化人才培養,保障伯溫文化發展活力,積極打造伯溫文化特色科普品牌與科普陣地。要利用好浙江社科院、浙江大學、中國明史學會劉基分會等資源平臺,深入挖掘伯溫文化的多元內涵,以伯溫文化賦能強城行動,加快建設新時代文化溫州。
羅招政代表文成縣委、縣政府向與會領導和專家學者表示感謝。他說,文成因伯溫而得名,一直以來,文成縣委、縣政府堅持把伯溫文化作為區域文化標識來打造,始終致力于挖掘、保護、傳承和弘揚伯溫文化。接下來,文成將不斷強化對標執行力、傳播吸引力和內生驅動力,把傳承伯溫文化與政治引領、守正創新和區域發展等方面結合,重點打造伯溫文化十大場景,全面提升“伯溫文化發祥地”的海內外知名度美譽度,讓研究挖掘更深、人才隊伍更強、品牌影響更大,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地關心文成、宣傳文成、支持文成,加大伯溫文化研究深度、闡釋力度、合作密度,持續激發伯溫文化的蓬勃生命力,更快更好賦能“山水僑城”建設出新出彩。